孕系列課程
時間:09/21(六) 孕期舒緩與功能性運動指導
09/22(日) 產後恢復與功能性運動指導
地點:動作實驗室 大墩十街十號
產後骨盆歪斜主要源於肌肉失衡,而非骨骼問題。懷孕和照顧寶寶導致肌肉張力不平衡,影響骨盆位置。解決方法是進行專業指導下的肌力訓練,調整肌肉張力,恢復骨盆正位。產後2-6個月是調整的黃金時期,但開始永遠不嫌晚。專業物理治療可有效改善身材並預防未來問題。
產後憂鬱症(PPD)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嚴重問題,台灣約18.8%的女性在產後一個月內出現症狀。風險因素包括年輕媽媽、初產婦、妊娠併發症等。預防方法包括母乳餵養、家人支持和入住產後護理之家。建議調整作息、均衡飲食、適度運動,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。愛丁堡產後憂鬱症量表可用於自我評估。
懷孕期間尾椎痛常見,原因是臀部和骨盆底肌肉張力不平衡。久坐易引發疼痛,鬆弛素使關節和肌肉變軟。改善方法包括避免久坐、使用坐墊、熱敷、按摩和坐浴。長期解決需強化臀部肌肉,可做深蹲、分腿蹲和橋式運動。建議尋求專業指導以確保安全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