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吸訓練的三大訣竅
正確的呼吸方式不僅可以協助我們改善動作模式異常,
還可以減少壓力和焦慮,
並促進身體的活力和能量。
下面就來介紹呼吸訓練的三大訣竅:鼻呼吸、連續性及效率
全部文章
產後恢復跑步前,需要考慮多個因素,包括身體狀況、肌力、體重、呼吸模式、心理狀態、腹直肌分離和疤痕處理等。如果沒有下墜感、漏尿等症狀,可以進行符合身體狀況和目標的運動訓練。建議在產後三個月內進行緩和且安全的運動,逐漸增加體能和耐力。在恢復運動之前,最好進行全面的身體評估,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,達到安全、健康的跑步目標。
呼吸是我們每天最常做的動作之一,但當呼吸模式出現問題時,可能導致身體疼痛和運動功能異常。呼吸動作評估是近年來的熱門議題,需要觀察胸腹動作比例、肋骨活動性和代償動作。正確的呼吸模式可以幫助提高運動表現、減少運動傷害,並減少肩頸痛和頭痛。呼吸評估與訓練對於所有人都有幫助,如果有問題,可以聯繫物理治療師尋求協助。
跑步是一項受歡迎的運動,但跑者常面臨膝蓋疼痛問題,其中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(PFPS)是常見疾病。除了膝關節過度使用和壓力外,跑步姿勢也是引起PFPS的原因之一。臀部無力是PFPS的結果,因此必須檢查神經肌肉控制能力,給予動態訓練和適當反饋,才能真正解決跑步姿勢問題,讓跑者健康地回到路上。
腹直肌分離是懷孕過程中的正常生理變化,但如果孕肚出現「錐化」,可能代表腹內壓增加且控制腹部肌肉能力困難,是產後可能出現腹直肌分離的指標之一。預防措施包括找到身體正中位置、避免肚子長時間出現「錐化」、好好呼吸訓練腹內壓、好好使用深層核心,並找專業教練、治療師做訓練和評估。
除了脖子痛外,手臂出現麻和痛也可能是頸椎神經根問題。保守治療包括軟式護頸、頸椎牽引、徒手治療、運動和藥物控制。徒手治療可增加頸椎活動度,減低疼痛和失能程度,並拉動被擠壓的神經。建議尋求醫師或物理治療師介入及早處理。
這篇文章介紹了物理治療師的專業領域,包括骨科、神經、心肺和小兒治療。在選擇治療師時,需要注意他們的態度、清楚的診斷和治療方式、是否提供回家作業、目標設定以及身體狀況的討論。在接受治療之前,要了解自身狀況並與專業人員溝通,對自己的身體負起責任。